“錙銖必較,一葉障目”,這句老話,擱在當下車市,倒也貼切得緊。
說個段子,前些日子跟一老友侃車,他戲謔道,現如今買車,堪比盲盒開箱,廣告吹得天花亂墜,拆開一看,盡是些華而不實。話雖粗糲,卻也點中穴位,眼下車企的宣傳攻勢,可謂是甚囂塵上,各類前沿黑科技、吸睛顏值,弄得人眼花繚亂?杉毦恐,真正能熨帖咱尋常百姓家需求的,又能有幾何?
就拿近來風頭正勁的瑞虎8L來說,擲地有聲地喊出“十萬級,享2.0T中型SUV”,聽著是否頗具誘惑力?2.0T,中型SUV,十萬級,這幾枚標簽堆疊,簡直就是性價比之魁啊!廠商的文案亦是卯足全力,“闔家出行之雋選”,仿佛購入一臺,便可一勞永逸地解決全家人的出行難題。
然則,真能如此盡善盡美嗎?
瑞虎8L這樁事兒,究其本質,也算不上復雜。廠家宣稱,其外表軒昂大氣,內飾科技感爆棚,動力充沛,油耗亦可圈可點。乍一聽,各項硬指標都頗具競爭力。細化來看,虎嘯式前臉、星羅棋布的格柵,瞧著頗具震懾力;15.6寸巨幕,搭載高通驍龍8155芯片,用起來也算絲滑流暢;2.0T引擎,匹配8AT變速箱,跑起來也頗具爆發力。
癥結所在,便在于此。
姑且先議一議這個“十萬級”。廠家在宣傳伊始,慣常會以丐版車型來博取眼球。待你真正踱步至4S店,銷售人員便會委婉告知,低配版配置寒酸,諸多實用性功能付之闕如。若想配置稍顯豐腴,價格自然水漲船高。加上購置稅、保險、牌照費等等,落地價便可能直逼十五萬大關。這還能稱之為“十萬級”嗎?
再贅述一番這個“動力強勁”。2.0T引擎固然不俗,賬面數據也頗為亮眼。但實際駕馭起來呢?油耗真能如宣稱般經濟實惠嗎?須知,SUV本身車身便頗為敦實,2.0T引擎拖動如此龐然大物,油耗定然不會太過寡淡。尤其是在車水馬龍的擁堵路況下,油耗只會更上一層樓。廠家標榜的“WLTC綜合工況下油耗低至7.8L/100km”,很可能僅僅是象牙塔里的理想數據。
還有這個“闔家出行之雋選”?臻g寬敞的確是SUV的優勢所在。但瑞虎8L的空間真能滿足闔家出行的需求嗎?尤其是在滿載的情形下,后排乘客的舒適性又將如何保障?后備箱容積是否夠用?這些都需要精打細算一番。
事實上,這不僅僅是瑞虎8L的個案,而是整個汽車市場司空見慣的通病。廠家為求攫取消費者,往往會夸大其詞,虛報數據,甚至諱莫如深地掩蓋某些瑕疵。消費者在購置汽車時,極易被這些天花亂墜的宣傳所蠱惑,最終購入南轅北轍的車款。
憶及數年前甚囂塵上的某品牌汽車“機油增多”事件,彼時亦是廠家竭力鼓吹發動機技術臻于化境,結果卻暴露出嚴重的質量痼疾。這又說明了什么?僅僅仰仗口若懸河的宣傳是遠遠不夠的,過硬的品質才是安身立命之本。
是以,諸位在購車之際,務必擦亮慧眼,莫要為廠商的巧言令色所蒙蔽。多多參閱車評,多多咨詢身邊友人的意見,若能親身試駕一番,體味一番車輛的真實性能,自然是再好不過。
與其輕信廣告,不如篤信自身的切身感受。
車市的亂象叢生,究其根源,還是信息不對稱作祟。廠家掌握著海量的信息,而消費者卻囿于弱勢地位。如何打破這種信息繭房?一方面,亟需媒體更為客觀公正地報道汽車信息,揭露行業內幕。另一方面,亦需消費者提升自身的辨別能力,學會理性消費。
翹首以盼,期冀有朝一日,車市能夠更加公開透明,讓消費者能夠購入真正契合自身需求的車款。唯有如此,汽車方能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好幫手,而非一種沉重的負擔。